首页 四字成语正文

口诛笔伐的意思解释_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成语故事

口诛笔伐的意思解释,口诛笔伐造句,口诛笔伐近义词,口诛笔伐反义词,口诛笔伐成语故事
成语:《口诛笔伐》
拼音:kǒu zhū bǐ fá
繁体:口誅筆伐
口诛笔伐的意思:口诛表示用言语谴责,笔伐指用文字攻击。整体指用言语和文字予以严厉指责或批评。
用法:可作主、谓、宾语。例如:他遭到了大家的口诛笔伐。

近义词:口若悬河、笔锋毕露、笔走龙蛇、铁笔无情。
反义词:口下留情、笔墨宽厚、文过饰非、手下留情。
成语接龙:伐木为梁、伐天骄、伐毛洗髓、伐罪吊民、伐异党同、伐其条支、伐冰之家、伐鼓之戒、伐功矜能、伐柯如何、伐毛櫱髓、伐性之斧、伐毛洗髓、伐冰之家。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诸侯口之而笔之,疏之而辟之。”

造句:
1.对于那些不良行为,公众纷纷口诛笔伐。
2.他的文章充满了对时政的口诛笔伐。
3.作为公众人物,他常常遭到媒体的口诛笔伐。
4.无端的指责和口诛笔伐只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5.对于这一丑闻,社会各界纷纷口诛笔伐,要求查清真相。

口诛笔伐的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子路的大臣。他非常能言善辩,而且文章也写得很好。某一次,子路在朝中发言,抨击了很多人。他的言辞尖锐,直指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朝中的其他大臣都非常恼火,但是没有人敢于公开反驳他,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太好,大家都怕被他用文字攻击。
于是,他们开始暗中合谋,想要除掉子路。他们找到了一个口才和文笔都很出色的人,叫做子瞻,希望他能够用言辞和文字与子路对抗。子瞻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决心与子路一决高下。
在一次朝会上,子瞻公开反驳了子路的观点,并用尖锐的言辞指责他的错误。子路当场气得面红耳赤,但是无法回应。之后,子瞻又写了一篇文章,详细列举了子路的种种错误,并发表在当时的报纸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子路感到非常的羞愧和沮丧,他知道自己已经败给了子瞻。不久后,子路黯然退位,不再在朝中发言。从此,子瞻成为了楚国朝中的红人,得到了众人的尊敬和敬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言辞和文字是非常有力量的武器。只要使用得当,就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而且,一个人如果做错了事情,不仅会受到他人的口诛笔伐,也会失去自己的声誉和地位。

英文:Verbally and in writing denounce
法语:Condamner verbalement et par écrit
西班牙语:Denunciar verbalmente y por escrito
俄语:Устно и письменно осуждать
德语:Mündlich und schriftlich verurteilen
日语:口頭および文書で非難する
葡萄牙语:Denunciar verbalmente e por escrito
意大利语:Denunciare verbalmente e per iscritto
阿拉伯语:الإدانة شفهيا وكتابيا
印地语:मौखिक और लिखित रूप में दोष लगा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