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绳之以法》
拼音:shéng zhī yǐ fǎ
繁体:繩之以法
绳之以法的意思:“绳”原意是用来捆绑的工具,“法”是法律、法规的意思。此成语原意为按照法律惩罚,引申为依法处理、依法惩处。
用法:可作谓语、定语;例如:“对于违法行为,必须绳之以法。”
近义词:严惩不贷、依法办事、依法追究
反义词:包庇纵容、听之任之
成语接龙:法外施仁、法无二施、法不阿贵、法轮常转、法海无边、法乎寡欲、法力无边、法宝玄关、法国如归、法行无私、法犯乾坤、法出一门、法出多门、法无定法、法随风转、法定承继、法同山岳、法高一尺、法出多门、法之遗范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故人之有罪于我也,我必绳之以法。”
造句:
1.对于那些违法行为,我们应该绳之以法。
2.绳之以法是确保社会正义的一种手段。
3.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必须绳之以法。
4.在法治社会,任何违法之事都应该绳之以法。
5.为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我们必须绳之以法。
6.法律不应有例外,所有的罪犯都应绳之以法。
7.对于这种严重犯罪行为,我们决不能手软,必须绳之以法。
8.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警察有责任绳之以法。
9.绳之以法,是法律的公正体现。
10.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需要我们绳之以法。
绳之以法的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鲁宣公非常重视国家的法制。他认为,只有严格执行法律,国家才能够稳定,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
一日,鲁国发生了一起重大的盗窃事件。犯罪嫌疑人是鲁国的一名贵族。许多人劝告鲁宣公,希望他能够宽大处理,不要太过于严厉。但鲁宣公却坚定地说:“对于犯法的人,无论其身份高低,都应该绳之以法。”
鲁宣公下令将这名贵族逮捕并审判。经过公正的审判,这名贵族被判有罪。鲁宣公命令执行法律的判决,给予其应有的惩罚。
此事在鲁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但也使得鲁国的法制得到了更为严格的执行,人民对法律更为敬畏。鲁国的社会秩序因此变得更加稳定,国家更加强大。
后来,鲁宣公的这一决策被人们传颂为佳话,并由此产生了“绳之以法”这一成语,意为依法惩罚,不让犯罪者逍遥法外。
英文:Bring to justice
法语:Poursuivre en justice
西班牙语:Llevar a la justicia
俄语:Привести к 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и
德语:Zur Rechenschaft ziehen
日语:法のもとに
葡萄牙语:Levar à justiça
意大利语:Portare davanti alla giustizia
阿拉伯语:إحضار للعدالة
印地语:न्याय तक ले जा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