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欺公罔法》
拼音:Qī gōng wǎng fǎ
繁体:欺公罔法
欺公罔法的意思:指公然欺骗,不顾法纪。形容行为非常骄横,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
用法:可作主、谓、宾、定语。如:他欺公罔法,必遭法律制裁。
近义词:目无王法、妄行胡为、横行霸道、无法无天
反义词:依法行事、敬畏法纪、恪守法度、遵纪守法
成语接龙:法外施仁、法不责众、法之遗文、法盲、法乎其情、法治国家、法不阿贵、法无定刑、法犹鞠躬、法之有可为、法宝、法不可犯
出处:《清稗类钞·言语类》:“杜牧‘谁为欺公罔法’。”
造句:
1.他的行为真是欺公罔法,简直是对社会的嘲笑。
2.欺公罔法的人早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在这个国家,任何欺公罔法的行为都不会被容忍。
4.他们公然挑战法律,真是欺公罔法。
5.这样的欺公罔法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欺公罔法的成语故事: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他的文章和诗歌深得皇帝的喜欢,因此他在朝中的地位很高。但杜牧从不为了个人利益而欺瞒真相,他总是坦率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一次,杜牧被派往边境进行巡视。在他的巡视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官员明目张胆地贪污受贿,公然违反国家的法律和规定。这些官员因为有背景,所以他们不怕被查处,甚至在公众面前炫耀自己的财富。
杜牧回到京城后,他立刻上奏皇帝,揭露这些官员的恶行。皇帝非常震惊,他立刻下令彻查。这些官员被严厉惩罚,有的被流放边疆,有的甚至被处死。
这件事情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都称赞杜牧的清正廉洁和他的勇气。他的这句“谁为欺公罔法”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言,意思是公然违反法律和公共秩序,形容行为非常骄横,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
英文:Defy the law openly
法语:Defier ouvertement la loi
西班牙语:Desafiar la ley abiertamente
俄语:Открыто нарушать закон
德语:Das Gesetz offen herausfordern
日语:公然と法を無視する
葡萄牙语:Desafiar a lei abertamente
意大利语:sfidare apertamente la legge
阿拉伯语:تحدي القانون علنًا
印地语:सार्वजनिक रूप से कानून की अवहेलना कर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