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龃龉不合》
拼音:zhǔ yú bù hé
繁体:龃龉不合
龃龉不合的意思:原指上下牙齿不相合,引申为人和人之间有矛盾、不和睦。
用法:可作谓语、定语、状语等。
近义词:不睦、不和、反目、不合、不相容、如火如荼、势如水火、不同凡响。
反义词:心心相印、和和美美、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如胶似漆、亲密无间。
成语接龙:合二为一、一心一意、意气相投、投鞭断流、流连忘返、返老还童、童叟无欺、欺世盗名、名列前茅、茅塞顿开、开门见山、山高水长、长此以往、往返往复、复始如初、初出茅庐。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牙齿与舌,龃龉不合,则心不自安。”
造句:
1.两个人经常龃龉不合,总是为了一点小事争吵。
2.这对夫妇龃龉不合,最后选择离婚。
3.公司内部人员龃龉不合,导致了工作进度的滞后。
4.小王和小李是室友,但他们总是龃龉不合。
5.团队协作要求大家和睦相处,不能总是龃龉不合。
龃龉不合的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两位名医,一位叫张三,一位叫李四。他们因为医术高明,都有很高的声誉。但由于两人性格各异,经常为医术的细节和治疗方法龃龉不合。
有一天,一个病重的患者来到他们的医馆,请求他们联手为他治病。张三认为应该采用针灸治疗,而李四坚持用草药调理。
两位医师为了这个问题争执不休,但都没有达成一致。患者的病情继续恶化,他的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两位医师仍然龃龉不合。
这时,一位老者走进医馆,看到了这一幕。他告诉两位医师:“医者仁心,你们为了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患者的生命,真是不应该!”
两位医师听了,都深感惭愧。他们决定放下成见,合作治疗患者。在两位医师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从此,张三和李四不再为小事争执,而是常常交流医术,互相学习。他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更是医界的佼佼者。
英文:Dissension
法语:Dissension
西班牙语:Disensión
俄语:Раздор
德语:Uneinigkeit
日语:不和
葡萄牙语:Dissensão
意大利语:Disaccordo
阿拉伯语:فتور
印地语:मतभे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