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招权纳贿》
拼音:zhāo quán nà huì
繁体:招權納賄
招权纳贿的意思:利用职权收受贿赂。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贪污腐化、贪赃枉法、权倾朝野、贪官污吏
反义词:清正廉洁、秉公办理、公平无私、廉洁奉公
成语接龙:贿赂公行、行善积德、德高望重、重赏之下、下不为例、例行公事、事不过三、三长两短、短小精悍、悍然不顾、顾此失彼、彼此彼此、此起彼伏、伏法受刑、刑期无期、期期艾艾、艾窝点、点头之交、交头接耳、耳濡目染
出处:《清史稿》:“金涌其后亦作天津营,更不折帐,惟招权纳贿,以财交官。”
造句:
1.他因招权纳贿被查。
2.招权纳贿是社会的毒瘤。
3.对于那些招权纳贿的官员,必须严惩不贷。
4.他的行为已经涉嫌招权纳贿。
5.社会上有些人总是希望通过招权纳贿来谋取私利。
招权纳贿的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官员,他原本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为百姓着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也开始有了私心。
一天,商人王进带着一大笔金子来到李明的府上,希望能通过给予他金子来换取一些商业上的便利。李明虽然知道这是贿赂,但在金钱的诱惑下,他选择了妥协。
李明开始利用职权为王进创造各种便利,而王进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李明的行为很快就被百姓们发现了,他们纷纷前来投诉,希望能够得到公正的待遇。
当地的监察官也开始对李明进行调查。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李明的贪腐事实被查实。他被剥夺了所有的官职,财产被充公,身败名裂。
从此,李明成了人们口中的警示,他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告诉人们招权纳贿不仅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还会自毁前程。
英文:Bribery and corruption
法语:Corruption et pot-de-vin
西班牙语:Soborno y corrupción
俄语:Взяточничество и коррупция
德语:Bestechung und Korruption
日语:贈賄と腐敗
葡萄牙语:Suborno e corrupção
意大利语:Corruzione e tangenti
阿拉伯语:الرشوة والفساد
印地语:रिश्वत और भ्रष्टाचा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