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披毛戴角》
拼音: pī máo dài jiǎo
繁体: 披毛戴角
披毛戴角的意思: 形容假扮他物的模样。
用法: 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等。
近义词: 披星戴月、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反义词: 一丝不挂、原形毕露
成语接龙: 角立方分、角斗士、角落里、角斗之地、角巾私第、角膜炎、角色互换、角质层、角膜移植、角膜炎、角巾帼、角破天。
出处: 《左传》:“王曰:‘披毛戴角,群动而乱,其何以治也!’”
造句:
1.为了当晚的聚会,他披毛戴角装成了狼人。
2.小明披毛戴角地扮成了超人,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3.这家公司披毛戴角地做了很多广告,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4.你不需要披毛戴角地模仿别人,只需要做自己就好。
5.这个产品虽然外表披毛戴角地装成高端,但其实质量并不如人意。
披毛戴角的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郑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君主非常重视礼仪。一天,他召集了所有的臣子和他讨论关于乐器的问题。
王说:“现在各个国家都在改进乐器,而我们的乐器与古时候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否不妥?”臣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表示要改进乐器,但是如何改进,大家都没有明确的想法。
此时,有一位名叫子夏的臣子站了出来。他说:“我们确实可以对乐器进行改进,但是这种改进必须是本质的改进,而不是表面的装饰。”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如果我们用狗的毛披在身上,用牛的角戴在头上,那我们是不是就变成了狗和牛?显然不是,因为我们只是披毛戴角,本质上还是人。”
众人听后都默然。王对子夏的话深以为然,决定对乐器的改进应该从其本质入手,而不是仅仅为了迎合潮流而进行表面的装饰。
从此,“披毛戴角”这个成语便被用来形容假扮他物的模样,外表上的改变并不能改变本质。
英文: To don a disguise
法语: Se déguiser
西班牙语: Disfrazarse
俄语: Надевать маскировку
德语: Sich verkleiden
日语: 変装する
葡萄牙语: Disfarçar-se
意大利语: Travestirsi
阿拉伯语: التنكر
印地语: छद्म पहन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