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赍粮藉寇》
拼音: jī liáng jiè kòu
繁体: 賫糧借寇
赍粮藉寇的意思: 原意是向敌人送粮食,比喻自己做的事反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或加深了自己的危害。
用法: 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近义词: 引狼入室、火上浇油、授人以柄、助纣为虐
反义词: 斩草除根、打草惊蛇、祸起萧墙、水滴石穿
成语接龙: 寇如饥鹰、寇宾相煎、寇临其室、寇恂称臣、寇攘矛盾、寇振荡起、寇绎不绝、寇准之论、寇汝万岁、寇宠臣比、寇延年命、寇于巷伯、寇圣亲宠、寇翻覆抗、寇创业基、寇风颜、寇霜雪、寇神气动、寇尘霜雪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今不征而益之以赍,是以赍粮藉寇也。”
造句:
1.我们不能一直迁就他,那样只会赍粮藉寇。
2.不加以制止,等于是赍粮藉寇。
3.如果你继续对他过于宽容,那等于赍粮藉寇。
4.随便放任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异于赍粮藉寇。
5.对恶势力的姑息,只会是赍粮藉寇。
6.宽恕了犯错的员工而不进行纠正,实际上是赍粮藉寇。
7.盲目的慷慨是赍粮藉寇,不会解决问题。
8.对敌人的无节制支援,就是赍粮藉寇。
赍粮藉寇的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鲁国知道自己实力不足,无法与齐国对抗,于是提出和平,同时给齐国送去大量的粮食,希望能够和解。
齐国的大臣不明白为何鲁国这么做,于是问国王:“这是何意?”国王回答:“他们知道自己打不过我们,所以只能用和平和粮食来取悦我们。”
然而,这批粮食不仅没能帮助鲁国实现和平,反而使齐国更加嚣张,他们认为鲁国是害怕了。齐国趁机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结果鲁国战败,领土大面积丧失。
后人因此说,鲁国这种给敌人送粮食的行为,就像是给寇贼送粮食一样,不仅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反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所以有了“赍粮藉寇”这个成语。
英文: Supply the enemy with provisions
法语: Fournir des provisions à l'ennemi
西班牙语: Suministrar provisiones al enemigo
俄语: Поставлять провиант врагу
德语: Den Feind mit Vorräten versorgen
日语: 敵に物資を供給する
葡萄牙语: Fornecer provisões ao inimigo
意大利语: Fornire provviste al nemico
阿拉伯语: تزويد العدو بالمؤن
印地语: दुश्मन को प्रोविजन प्रदान कर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