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以逸待劳》
拼音:Yǐ yì dài láo
繁体:以逸待勞
以逸待劳的意思:原意是享受安逸的生活,等待敌人劳累之后再与其交战。现在多形容采取守势,等待有利时机。
用法:可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坐享其成、坐山观虎斗
反义词:力所能及、任劳任怨
成语接龙:劳燕分飞、飞砂走石、石破天惊、惊天动地、地老天荒、荒唐无稽、稽山之翠、翠绿如蓝、蓝天白云、云消雾散、散文诗人、人杰地灵、灵机一动、动人心弦、弦外之音、音容宛转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逸待劳,众敌之计也。”
造句:
1.这支足球队总是采取守势,以逸待劳,等待对方犯错后再发起反击。
2.他明智地避开了市场的初步竞争,选择以逸待劳,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入场。
3.战略家们建议以逸待劳,等待敌军疲惫后再发动进攻。
4.你不能总是以逸待劳,有时候需要主动出击。
5.这次合作,我们应该以逸待劳,看看他们的真实意图。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和齐国因为领土争端频繁发生战争。某年,齐国大举进攻,鲁国军队仓促应战,经过数次激战后,鲁军损失严重,形势十分不利。
鲁国的智者孟尝君此时提出一个计策:“我们不能再这样硬碰硬,必须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
于是,鲁军先撤退,放任齐军深入。但鲁军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选择了一个地势有利、水源充足的地方扎营。齐军一路追杀,劳累之极,却不敢贸然进攻鲁军。
几日后,齐军因为长时间行军和缺乏补给开始出现士气低落、兵员疲惫的情况。此时,孟尝君判断时机已到,命令鲁军发起突袭。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在夜晚打响。由于齐军已然疲惫,鲁军轻松击退对方,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后来,这场战役被后世誉为“以逸待劳”的经典之战,成为军事战略中的经典案例。
英文:Rest and wait for the exhausted enemy
法语:Reposer et attendre l'ennemi épuisé
西班牙语:Descansar y esperar al enemigo agotado
俄语:Отдыхать и ждать уставшего врага
德语:Ruhen und auf den erschöpften Feind warten
日语:休んで疲れた敵を待つ
葡萄牙语:Descansar e esperar pelo inimigo exausto
意大利语:Riposare e aspettare il nemico esausto
阿拉伯语:الراحة وانتظار العدو المتعب
印地语:आराम करें और थके हुए दुश्मन का इंतजार क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