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字成语正文

名正言顺的意思解释_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成语故事

名正言顺的意思解释,名正言顺造句,名正言顺近义词,名正言顺反义词,名正言顺成语故事
成语:《名正言顺》
拼音: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繁体: 名正言順
名正言顺的意思: 指事物的名称或说法合乎规范,符合正义,没有偏差或不当之处,用以强调合法正当。
用法: 名正言顺可作谓语、定语、状语等,常用于修饰名词或动词。

近义词: 1. 顺理成章 2. 法统无亏 3. 正本清源 4. 光明正大 5. 正直无私 6. 循规蹈矩 7. 出奇制胜 8. 言之有物 9. 不偏不倚 10. 正当防卫
反义词: 1. 坐井观天 2. 偏听偏信 3. 背道而驰 4. 非分之想 5. 非正统 6. 歧路亡羊 7. 乱七八糟 8. 不知所措 9. 走火入魔 10. 走南闯北
成语接龙: 1. 顺手牵羊 2. 羊入虎口 3. 口若悬河 4. 河东狮吼 5. 吼如虎口 6. 口诛笔伐 7. 伐毛洗髓 8. 髓养骨立 9. 立地成佛 10. 佛光普照 11. 照本宣科 12. 科教兴国 13. 国士无双 14. 双管齐下 15. 下不为例 16. 例行公事 17. 事半功倍 18. 倍道兼行 19. 行尸走肉 20. 肉食者鄙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楚人曰:‘名正言顺,当为王。’”

造句:
他的辩论观点名正言顺,征服了听众。
这个决定是名正言顺的,没有任何违规行为。
他坚持名正言顺的原则,不会为了私利而妥协。
在法庭上,律师必须确保自己的辩护是名正言顺的。
这项政策得到了广泛支持,因为它是名正言顺的。

名正言顺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叫韩非的智者,他以聪明才智而著称于世。有一天,晋国的国君听说了韩非的名声,便决定邀请他来担任国家的宰相。国君派人前去邀请韩非,但韩非拒绝了这一职位。
  国君感到非常惊讶,他亲自前去拜访韩非,询问他为何不愿担任宰相之职。韩非答道:“陛下,我虽然感到非常荣幸,但我有一项原则,即只有名正言顺的事情我才会去做。”
  国君听后恍然大悟,明白了韩非的原则。他决定改革国家的政策,确保一切都合法合规,名正言顺。经过一番努力,晋国变得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皆因政策合法合理,名正言顺。
  从此以后,人们传颂着这个故事,用“名正言顺”来强调做事合法正当的重要性。

英文: Aboveboard
法语: Dans les règles de l'art
西班牙语: Con todas las de la ley
俄语: По закону
德语: Recht und billig
日语: 正当
葡萄牙语: Acima de bordo
意大利语: Nella legge
阿拉伯语: بشكل قانوني وصحيح
印地语: नाममात्र के सा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