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克己复礼》
拼音: kè jǐ fù lǐ
繁体: 克己復禮
克己复礼的意思: 克制自己,回到传统的礼仪。形容恪守传统的礼节。
用法: 可作主、宾、定语。
近义词: 忍辱负重、持之以恒、谨慎恭敬
反义词: 任性妄为、放纵不拘、胡作非为
成语接龙: 礼之用,和为贵。贵不可言,言不可行。行之有效,效能彰显。显高露宠,宠辱不惊。惊弓之鸟,鸟语花香。香飘四溢,溢于言表。表里如一,一意孤行。行云流水。
出处: 来源于《论语·为政》:“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是故君子必戒忌乎!克己复礼为仁。”
造句:
1.他对每个人都克己复礼,所以深受大家的尊敬。
2.在这个特殊的场合,我们都应该克己复礼。
3.即使面对诱惑,他也能克己复礼,坚持自己的原则。
4.社会的和谐需要每个人都能做到克己复礼。
5.克己复礼,是他做人的座右铭。
克己复礼的成语故事:
有一个小国,名叫和国。和国虽小,但人民生活和谐,相亲相爱。这得益于他们世代相传的一个重要教诲:克己复礼。
和国的君王,名为慎君。慎君从小就接受“克己复礼”的教诲,他知道只有恪守传统的礼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一天,慎君接到了一个邀请,来自大邻国的国王,邀请他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和国虽小,但因为它的礼仪之邦的美誉,受到了周边国家的尊敬。
到了大邻国,慎君见到了很多他从未见过的奢侈与繁华。在宴会上,大邻国的国王提议,要与和国进行一个“礼仪之争”,看看哪国的礼仪更为高尚。
慎君虽然觉得这个提议有些出人意料,但为了维护和国的荣誉,他接受了挑战。两国的文臣武将都开始展示自己的礼仪。
大邻国的人们展示的是他们丰富的物质和技术,但在慎君看来,这都不足为奇。他知道,真正的礼仪不在于外在的奢侈,而在于内心的修养。
最后,慎君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方式来展示“克己复礼”的真谛。他放下了身为君王的尊严,亲自为大邻国的国王敬酒,表达自己对友邻的尊重和感激。
大邻国的国王被慎君的举动深深打动,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礼仪。两国从此成为了亲近的盟友,都受益于“克己复礼”的智慧。
英文: Restrain oneself and return to courtesy.
法语: Réprimer soi-même et retourner à la courtoisie.
西班牙语: Refrenarse y volver a la cortesía.
俄语: Сдерживать себя и возвращаться к вежливости.
德语: Zügeln Sie sich und kehren Sie zur Höflichkeit zurück.
日语: 自己を制御して礼儀に戻る。
葡萄牙语: Restringir-se e voltar à cortesia.
意大利语: Controllarsi e tornare alla cortesia.
阿拉伯语: كبح نفسك والعودة إلى الأدب.
印地语: खुद को नियंत्रित करें और शिष्टाचार में वापस जा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