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勃然大怒》
拼音: bó rán dà nù
繁体: 勃然大怒
勃然大怒的意思: 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用法: 可作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 气冲冲、怒发冲冠、怒火冲天、大发雷霆、跃然纸上
反义词: 笑逐颜开、和颜悦色、心平气和、气定神闲
成语接龙: 怒火冲天、怒海潮生、怒目切齿、怒气冲冲、怒涛汹涌、怒形于色、怒髮冲冠、怒澜澎湃、怒视、怒风暴雨。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公孙丑见于梁景公,景公勃然变容。”
造句:
1.看到儿子的调皮捣蛋,他勃然大怒。
2.她发现自己的设计被抄袭时,勃然大怒。
3.当他听到这不公正的评价,勃然大怒。
4.公司的决策引发了员工的勃然大怒。
5.他因为别人的嘲讽而勃然大怒。
勃然大怒的成语故事:
《勃然大怒》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在魏国见到梁景公的故事。当时,孟子向梁景公推荐了卫国的公孙丑为大臣。公孙丑是个有才华的人,但同时也是孟子的敌人。
公孙丑去梁国上任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向梁景公进献了一本关于孟子的书。书中把孟子描绘成一个伪善者,说他私下里是个贪图享乐的人。
当梁景公看到书中的内容时,勃然大怒。他原本对孟子非常尊敬,没想到孟子会是这样的人。于是,他下令要捉拿孟子。
孟子知道了这件事后,非常冷静。他明白这是公孙丑故意中伤他。于是,他亲自去见梁景公,为自己辩解。
孟子说:“我一生追求的是仁义,怎么会贪图享乐呢?”梁景公听了孟子的话,深感羞愧。他明白了是自己被公孙丑蒙蔽了,于是亲自向孟子道歉,并把公孙丑赶出了梁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轻信别人的话,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袋去想。
英文: fly into a rage
法语: entrer dans une rage
西班牙语: entrar en un furor
俄语: впасть в ярость
德语: in Wut geraten
日语: 激怒する (gekido suru)
葡萄牙语: entrar em fúria
意大利语: entrare in un furore
阿拉伯语: دخل في غضب شديد
印地语: क्रोध में आना (krodh mein aana)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