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字成语正文

不敢造次的意思解释_造句_反义词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成语:《不敢造次》
拼音:bù gǎn zào cì
繁体:不敢造次
不敢造次的意思: 造次:仓促、莽撞。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地从事。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谨慎
/
近义词: 小心翼翼、谨言慎行、老成持重、步步为营、谨小慎微
反义词: 胆大妄为、无所顾忌、肆无忌惮、轻举妄动、鲁莽行事
成语接龙: 次公醒狂、狂蜂浪蝶、蝶粉蜂黄、黄梁一梦、梦笔生花、花好月圆、圆颅方趾、趾高气扬、扬眉吐气、气宇轩昂、昂首阔步、步月登云、云谲波诡、诡谲多变、变本加厉、厉兵秣马、马首是瞻、瞻前顾后、后发制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曰:‘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以观其变。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树木间。吾当以奇计胜之。’诸将皆曰:‘公言固善,但刘备远来困乏,正好乘此击之,何故按兵不动?’陆逊曰:‘不然。刘备是世之枭雄,更多智谋,其兵始集,法度精专;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以逸待劳,自多胜理。今但宜按兵不动,以待天时。’诸将皆哂笑而退,以为陆逊懦怯,各怀不平。次日,陆逊传下号令,教诸将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不许轻敌。众皆笑其懦,不肯坚守。次日,陆逊升帐唤诸将曰:‘吾钦承王命,总督诸军,昨已三令五申,令汝等各处坚守;俱不遵吾令,何也?’韩当曰:‘吾自从孙将军平定江南,经数百战;其余诸将,或从讨逆将军,或从当今大王,皆披坚执锐,出生入死之士。今主上命公为大都督,令退蜀兵,宜早定计,调拨军马,分头征进,以图大事;乃只令坚守勿战,岂欲待天自杀贼耶?吾非贪生怕死之人,奈何使吾等堕其锐气?’言讫,满帐军士皆笑。陆逊掣剑在手,厉声曰:‘吾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汝等只各守隘口,牢把险要,不许妄动,如违令者皆斩!’众皆愤愤而退。却说先主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接连七百里,前后四十营寨,昼则旌旗蔽日,夜则火光耀天。忽细作报说:‘东吴用陆逊为大都督,总制军马。逊令诸将各守险要不出。’先主问曰:‘陆逊何如人也?’马良曰:‘逊虽东吴一书生,然年幼多才,深有谋略;前袭荆州,皆系此人之诡计。’先主大怒曰:‘竖子诡计,损朕二弟,今当擒之!’便欲进兵。马良谏曰:‘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先主曰:‘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遂亲领前军,攻打诸处关津隘口。韩当见先主兵来,差人报知陆逊。逊恐韩当妄动,急飞马自来观看,正见韩当立马于山上;远望蜀兵,漫山遍野而来,军中隐隐有黄罗盖伞。韩当接着陆逊,并马而观。当指曰:‘军中必有刘备,吾欲击之。’陆逊曰:‘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以观其变。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树木间。吾当以奇计胜之。’韩当口虽应诺,心中只是不服。先主使前队搦战,辱骂百端。逊令塞耳休听,不许出迎,亲自遍历诸关隘口,抚慰将士,皆令坚守。先主求战不得,心中焦躁。马良曰:‘陆逊按兵不动,必有诡计。’先主曰:‘彼有何计,但怯敌耳。向者东吴陆逊,不过一书生耳,非刘备敌手;今闻朕至,故相推托,不敢造次。’”

造句: 1. 他初来乍到,对这里的情况还不熟悉,所以凡事都不敢造次。
2. 面对长辈,他总是毕恭毕敬,不敢造次。
3. 这件事情关系重大,我们不敢造次,一定要慎重考虑。
4. 在重要的场合,他言行举止都不敢造次,以免出错。
5. 新员工对公司的规矩还不清楚,做事不敢造次,总是先请教老员工。
6. 他深知其中利害,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不敢造次行动。
7. 面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大家都不敢造次,认真聆听他的教诲。
8. 对于不了解的领域,他不敢造次发表意见。

不敢造次的成语故事:
  在一个古老的国度里,有一座繁华的都城。城中有一位名叫林羽的年轻书生,他自幼饱读诗书,胸怀大志,一心想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林羽为人谦逊有礼,深知在这复杂的官场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灾祸,所以平日里行事总是小心翼翼,不敢造次。
  这一年,都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科举考试,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都齐聚于此,想要通过这场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林羽也满怀期待地参加了考试。考试结束后,等待结果的日子里,林羽并没有像其他考生那样四处打听消息,或者托关系走后门。他依旧每天待在自己简陋的居所里,继续钻研学问,不敢造次地去干扰考试的正常流程。
  终于,放榜的日子到了。林羽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榜前,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喜悦之情。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喜悦冲昏头脑,而是更加谨慎起来。因为他知道,科举中第只是踏上仕途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林羽被分配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任职。那里治安混乱,百姓生活困苦。林羽到任后,并没有急于推行自己的改革措施,而是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深入民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百姓的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他不敢造次地做出决策,生怕自己的举措会给百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后,林羽发现当地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兼并严重,许多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只能沦为地主的佃农,生活十分艰难。于是,他决定推行一项土地改革政策,重新分配土地,让农民有地可种。但是,这项政策触动了当地一些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林羽。
  面对这些大地主的反对,林羽并没有退缩,但也不敢造次行事。他一方面向上级官员汇报情况,争取得到支持;另一方面,他耐心地和大地主们沟通,向他们解释土地改革的好处,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林羽遭遇了各种刁难和威胁,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敢造次地放弃改革。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上级官员的支持下,林羽的土地改革政策终于得以实施。农民们重新获得了土地,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林羽也因此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羽的政绩越来越突出,他也得到了晋升的机会,被调到了都城任职。在都城的官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