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字成语正文

哀死事生的意思解释_造句_反义词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成语:《哀死事生》
拼音:āi sǐ shì shēng
繁体:哀死事生
哀死事生的意思: 哀悼死者,侍奉生者。
用法:作谓语、定语。
/
近义词:哀生悼死、存荣没哀、悼死抚生
反义词:薄养厚葬、喜新厌旧、忘恩负义
成语接龙:生花妙笔、笔走龙蛇、蛇蝎心肠、肠肥脑满满不在乎、乎来呼去、去伪存真、真才实学、学富五车、车水马龙、龙争虎斗、斗转星移、移花接木、木人石心、心花怒放、放浪形骸、骸鼻汤、汤池铁城、城狐社鼠
出处:《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故丧礼者,无它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故葬埋,敬藏其形也;祭祀,敬事其神也;其铭诔系世,敬传其名也。事生,饰始也;送死,饰终也;终始具而孝子之事毕,圣人之道备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谷,犹且羞之,而况以事其所隆亲乎!故死之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复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尽矣。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君子贱野而羞瘠,故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饰之,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故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然后止葬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然后依其悲哀哭泣,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席薪,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故先王圣人安为之立中制节,一使足以成文理,则舍之矣。然则何以分之?曰:至亲以期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遍矣,其在宇中者莫不更始矣,故先王案以此象之也。然则三年何也?曰:加隆焉,案使倍之,故再期也。由九月以下何也?曰:案使不及也。故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上取象于天,下取象于地,中取则于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孝子之事亲也,可生则生,可死则死,是故无时间,无绝也。故哀死事生,圣人之道也。”

造句:1. 我们应该秉持哀死事生的态度,尊重逝者,关爱生者。
2. 他始终坚守哀死事生的原则,对逝去的长辈心怀敬意,对在世的亲人尽心照顾。
3. 哀死事生是一种传统美德,体现了一个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亲情的重视。
4.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更要做到哀死事生,给生者以安慰,为逝者送去哀思。
5. 社区组织的活动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哀死事生的意义,增强了邻里之间的情感联系。
6. 哀死事生不仅是对死者的悼念,更是对生者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7.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哀死事生的内涵,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赞誉。
8. 我们要传承哀死事生的精神,让这种美好的品德在社会中发扬光大。

哀死事生的成语故事:
  在一个古老而宁静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林羽的年轻人。林羽自幼便接受良好的家教,为人善良、正直且富有同情心。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家族里的长辈们都非常重视传统礼仪和道德规范,这使得林羽从小就懂得要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小镇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名叫陈老。陈老一生乐于助人,深受大家的敬重。然而,岁月不饶人,陈老渐渐年迈,身体也每况愈下。林羽听闻陈老的情况后,便经常前往陈老家中探望。他会陪陈老聊天,倾听陈老讲述过去的故事;会帮陈老打扫房间,整理家务;还会为陈老带来一些新鲜的水果和生活用品。陈老十分感激林羽的照顾,每次林羽来,都会拉着他的手,感慨地说自己能在晚年遇到如此善良的孩子是一种福气。
  有一天,陈老的病情突然加重,最终离开了人世。林羽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悲痛不已。他第一时间赶到陈老家中,协助陈家后人料理后事。他帮忙布置灵堂,按照传统礼仪摆放祭品和挽联。在守灵期间,林羽始终陪伴在陈家,与他们一同哀伤。他深知此刻陈家的亲人们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所以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葬礼结束后,林羽并没有就此离开。他依然时常去看望陈老的家人,尤其是陈老的老伴王奶奶。王奶奶因为失去了相伴一生的伴侣,整日郁郁寡欢。林羽会定期为王奶奶送去生活用品,陪她散步,给她讲一些有趣的事情,努力让王奶奶的心情好起来。他还鼓励王奶奶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结识更多的朋友,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在林羽的悉心陪伴和开导下,王奶奶逐渐从失去老伴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她对林羽充满了感激之情,常常对身边的人说林羽就像是自己的亲孙子一样。
  与此同时,小镇上还有一户人家遭遇了不幸。这家的男主人在一场意外中去世,留下了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林羽得知后,再次伸出了援手。他帮助这家人解决了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比如为孩子筹集学费,为女主人寻找合适的工作。他还组织了社区里的一些志愿者,一起为这家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
  林羽的行为引起了小镇上其他人的关注和敬佩。大家纷纷以他为榜样,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都主动去帮助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渐渐地,哀死事生的氛围在小镇上越来越浓厚。每当有人去世,大家都会齐心协力地帮助料理后事,并且在事后关心照顾逝者的家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羽的善举传遍了周边的村落。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他的影响,加入到了哀死事生的行列中。这种传统的美德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传承和发扬,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也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林羽始终坚信,哀死事生不仅仅是一种礼仪和形式,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关怀。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种美德的深刻内涵,也让更多的人明白了在面对生死离别时,应该如何用爱和责任去对待逝者和生者。
  多年以后,林羽已经成为了小镇上的一位长者,但他依然不忘初心,继续践行着哀死事生的原则。他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着,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传承这份美好的品质,让整个世界都充满爱与温暖。
/
英文:Mourn the dead and serve the living.
法语:Plorer les morts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