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字成语正文

避其锐气的意思解释_造句_反义词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成语:《避其锐气》
拼音:bì qí ruì qì
繁体:避其銳氣
避其锐气的意思: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一种战术。

近义词: 避实就虚、以逸待劳、韬光养晦
反义词: 锋芒毕露、锐不可当、勇往直前
成语接龙: 气宇轩昂、昂首挺胸、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安邦定国、国色天香、香车宝马、马到成功、功亏一篑、篑土之功、功高震主、主少国疑、疑云满腹、腹背受敌、敌忾同仇、仇深似海、海枯石烂、烂醉如泥、泥牛入海、海阔天空
出处: 《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造句: 1. 面对敌军的强势进攻,我方指挥官决定避其锐气,先按兵不动。
2. 运动员们在比赛中采用避其锐气的策略,先保存实力,等待对手露出破绽。
3. 商场竞争中,聪明的企业会避其锐气,寻找对手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4. 辩论时,他懂得避其锐气,不与对方在其强势观点上正面交锋。
5. 将军深知避其锐气的道理,等待敌军士气低落时再发动攻击。
6. 我们在谈判中避其锐气,先倾听对方的意见,再寻找合适的时机提出自己的要求。
7. 面对对方的猛烈批评,他选择避其锐气,冷静思考后再进行回应。
8. 球队教练安排战术时,强调避其锐气,后发制人。

避其锐气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战火不断。齐国和鲁国相邻,两国时常因边境问题发生摩擦。这一年,齐国的国君又起了兴兵伐鲁的念头,任命鲍叔牙为大将,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鲁国进发。
  鲁国国君得知齐国大军压境的消息后,十分焦急,急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臣们有的主张求和,有的主张硬拼,一时之间争论不休。就在国君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名叫曹刿的人求见。曹刿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但他自幼熟读兵书,对兵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一直渴望有机会为国效力。
  国君接见了曹刿,曹刿向国君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齐国虽然兵力强大,但鲁国也并非没有胜算。他表示愿意跟随国君一同出征,为国出谋划策。国君见曹刿言辞恳切,且对局势分析得头头是道,便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一同前往战场。
  鲁国军队在长勺与齐国军队对峙。齐军仗着人多势众,一开始就擂响战鼓,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鲁国国君见齐军来势汹汹,心中有些慌乱,想要下令立刻出兵迎战。曹刿却拦住了他,说道:“主公,此时万万不可出战。齐军士气正旺,如果我们现在出击,必然会陷入被动。我们应该避其锐气,先坚守阵地,等待时机。”国君听从了曹刿的建议,下令鲁国军队坚守不出。
  齐军第一次进攻受挫后,稍作休整,又再次擂响战鼓,发起了第二次进攻。鲁国军队依旧按兵不动,坚守阵地。齐军连续两次进攻都没有取得成效,士兵们的士气开始有些低落。鲍叔牙见此情景,以为鲁国军队胆小怯懦,不敢出战,于是下令第三次擂响战鼓,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
  此时,齐军的士兵们已经连续发起了两次进攻,体力消耗很大,士气也大不如前。曹刿观察到齐军的这些变化后,对国君说:“主公,现在可以出击了。齐军经过三次进攻,锐气已经消磨殆尽,而我们的军队养精蓄锐,士气正盛。此消彼长,正是我们发动反击的最佳时机。”国君听了曹刿的话,立刻下令击鼓进军。
  鲁国军队听到战鼓响起,如猛虎下山一般,向齐军冲去。齐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鲁国军队乘胜追击,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战后,国君问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军第三次击鼓时才出击。曹刿解释道:“打仗,主要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开始有所低落;到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已经衰竭了。我们避过了他们的锐气,等到他们士气衰竭时再出击,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国君听了,对曹刿的智谋佩服不已。
  从此以后,“避其锐气”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军事策略和处事方法,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不要盲目冲动,要善于观察和分析,等待对方的弱点暴露出来,再果断出击,从而取得成功。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策略,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人际交往中,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挑战时,都可以先冷静下来,避开对方的锋芒,寻找对方的薄弱环节,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
  比如在商业竞争中,当一个新兴企业面对行业巨头时,如果直接与巨头正面竞争,可能会因为实力悬殊而遭受重创。这时,新兴企业就可以避其锐气,先专注于巨头尚未涉足或者忽视的细分市场,在这个领域积累经验和资源,发展壮大自己。等到时机成熟,再向更广阔的市场进军。
  在学习上,当我们遇到难题时,也可以运用避其锐气的方法。如果一时无法解决某个难题,不要钻牛角尖,不妨先把它放一放,去做其他的事情,等思维开阔了,再回过头来解决它,也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避其锐气”这一策略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要保持冷静,灵活应对,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英文: Avoid the enemy's strong offensive.
法语: Éviter la vigueur de l'ennemi.
西班牙语: Evitar la impetuosidad del enemigo.
俄语: Избегать горящего энтузиазма противника.
德语: Die Überheblichkeit des Feindes vermeiden.
日语: 敵の鋭い攻勢を避ける。
葡萄牙语: Evitar o ímpeto do inimigo.
意大利语: Evitare l'ardore dell'avversario.
阿拉伯语: تجنب حدة عدوان العدو.
印地语: शत्रु की तेजी से ब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