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字成语正文

博硕肥腯的意思解释_造句_反义词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成语:《博硕肥腯
拼音:bó shuò féi tú
繁体:博碩肥腯
博硕肥腯的意思:原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牲畜肥壮硕大,后泛指牲畜肥壮或事物丰盛美好。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形容牲畜或祭品等。
/
近义词:膘肥体壮、肥头大耳、丰腴肥硕、牛肥马壮、五谷丰登
反义词:骨瘦如柴、瘦骨嶙峋、弱不禁风、形容枯槁、鸠形鹄面
成语接龙:腯肩硕腹(注:此成语为合理推演,因“腯”字开头成语极少,实际使用中可灵活延伸)
出处:《左传·桓公六年》:“谓其畜之蕃滋,庶物丰盛,足共(供)粢盛;谓其不疾瘯蠡,而五穀时熟,民乃和年丰也。奉盛以告曰:‘博硕肥腯。’”

造句:1. 祭祀大典上,供桌上的牛羊博硕肥腯,彰显着对神灵的虔诚。
2. 这片草原水草丰美,牧群个个博硕肥腯,牧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 古籍中记载,古代帝王祭祀必选博硕肥腯的牲畜,以示庄重。
4. 经过精心饲养,圈里的生猪个个博硕肥腯,出栏时重量远超预期。
5. 秋日的农田里,庄稼饱满,牲畜博硕肥腯,构成了一幅安乐丰饶的画卷。

博硕肥腯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桓公六年,正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年。这年冬季,桓公准备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以感谢神明庇佑,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按照周礼规定,祭祀所用的牲畜必须“博硕肥腯”——即牛、羊、猪等要体型硕大、膘肥体壮,毛色光亮无病,这样才能体现对神灵的敬重。
负责筹备祭祀的官员向桓公汇报:“主公,今年畜养的牲畜个个康健肥壮,尤其是那头用于太牢之礼的黄牛,肩高体阔,毛色如缎,堪称‘博硕肥腯’之典范。”桓公听后十分满意,亲自前往牲畜圈查看。只见那黄牛昂首挺胸,四肢粗壮,皮毛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果然符合古礼标准。桓公抚掌赞叹:“如此良畜,足以彰显我国之富庶,也必能获得神明的垂青。”
祭祀当天,太庙庄严肃穆,钟鼓齐鸣。当博硕肥腯的牲畜被恭恭敬敬地摆上供桌时,百官与百姓无不肃然起敬。主持祭祀的太史高声诵读祝文:“奉盛以告曰:‘博硕肥腯。’谓其畜之蕃滋,庶物丰盛,足共粢盛……”其声朗朗,传遍太庙内外。礼毕后,桓公对百官说:“治国如养畜,需悉心经营,方能使民生富足、祭品丰备。今日这‘博硕肥腯’,不仅是对神明的献礼,更是鲁国百姓安居乐业的见证啊!”
此后,“博硕肥腯”不仅成为祭祀礼仪的代名词,更演变为形容万物丰饶的成语。它提醒后人,无论是敬神还是治世,唯有脚踏实地、用心经营,才能收获“博硕肥腯”的美满成果。这个故事也折射出古人“民以食为天”的生存智慧,以及对“丰饶”“康健”的永恒追求。
/
英文:fat and sturdy (of sacrificial animals)
法语:gras et robuste (des animaux sacrificiels)
西班牙语:gordo y robusto (de animales sacrificiales)
俄语:толстый и крепкий (о жертвенных животных)
德语:fett und robust (von Opfertiere)
日语:肥満で丈夫な(犠牲となる動物)
葡萄牙语:gordo e robusto (de animais sacrificiais)
意大利语:grasso e robusto (di animali sacrificali)
阿拉伯语:سمن وقوي (من الحيوانات الذبحية)
印地语:मोटा और मजबूत (बलिदान पशुओं के लि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