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字成语正文

卑躬屈节的意思解释_造句_反义词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成语:《卑躬屈节》
拼音:bēi gōng qū jié
繁体:卑躬屈節
卑躬屈节的意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其中“卑躬”指弯腰行礼,表现出卑微的姿态;“屈节”指丧失气节,违背自己的原则迎合他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近义词:奴颜婢膝、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摇尾乞怜、低三下四、曲意逢迎、俯首帖耳、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摧眉折腰
反义词:刚正不阿、不屈不挠、大义凛然、高风亮节、宁死不屈、顶天立地、不卑不亢、傲然挺立、特立独行、铮铮铁骨
成语接龙:节外生枝、节衣缩食、节用爱民、节上生枝、节中长节、节威反文、节用裕民、节俭力行、节用厚生、节变岁移、节衰顺变、节用爱人、节外生事、节用而爱人
出处: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注:此处“卑躬屈膝”与“卑躬屈节”为同源成语,语义及出处一脉相承)

造句:1. 他为了升职,对领导卑躬屈节,毫无尊严可言。
2. 真正有骨气的人,绝不会为了利益而卑躬屈节。
3. 历史上那些卑躬屈节的小人,往往被后人所唾弃。
4.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守气节,不肯卑躬屈节。
5. 这位艺术家宁可贫困潦倒,也不愿卑躬屈节地迎合权贵。
6. 他在权贵面前卑躬屈节的样子,让周围的人都感到不齿。
7. 我们应当保持独立人格,不应卑躬屈节地乞求他人帮助。
8. 这个贪官对上级卑躬屈节,对百姓却作威作福,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卑躬屈节的成语故事: 南宋末年,朝廷腐败,元军大举南侵,临安城危在旦夕。时任宰相的贾似道权倾朝野,却只顾享乐,对军事要务漠不关心。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他对元军卑躬屈节,暗中议和,甚至扣押元使,试图掩盖真相。
当时有一位名叫文天祥的状元郎,刚正不阿,目睹国家危难,多次上书弹劾贾似道,却被罢官回乡。不久后,元军攻破临安,宋恭帝投降。文天祥临危受命,组织义军抗元,却因寡不敌众被俘。
元军将领忽必烈久闻文天祥之名,想招降他为己所用。他先是派降臣留梦炎去劝降,留梦炎见到文天祥后,摆出一副卑躬屈节的样子,劝说道:“文兄,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大宋已亡,你若归顺大元,必能高官厚禄,享尽荣华富贵。”文天祥怒目圆睁,斥责道:“你身为宋臣,却背叛故国,卑躬屈节,有何面目来见我!”留梦炎羞愧难当,狼狈而去。
忽必烈见留梦炎劝降不成,又亲自召见文天祥。文天祥面对忽必烈,始终昂首挺立,不肯下跪。忽必烈说:“只要你肯归顺,我便封你为丞相。”文天祥坚定地回答:“我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绝不卑躬屈节,背叛家国!”忽必烈见他意志坚定,只好将他关押在大都的监狱里。
在狱中,文天祥受尽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达了自己宁死不屈的气节。最终,忽必烈见他实在不肯投降,只好下令将他处死。
文天祥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而贾似道、留梦炎之流的卑躬屈节,则成为了历史的笑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当坚守自己的气节和尊严,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卑躬屈节,否则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英文:bow and scrape
法语:se courber et se prosterner
西班牙语:doblar la rodilla y humillarse
俄语:поклониться и унизиться
德语:sich kümmern und unterwürfig sein
日语:卑屈にへつらう
葡萄牙语:curvar-se e se humilhar
意大利语:chinarsi e umiliarsi
阿拉伯语:الانحناء والتذلل
印地语:झुककर और अपमानित हो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