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字成语正文

不护细行的意思解释_造句_反义词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成语:《不护细行》
拼音:bù hù xì xíng
繁体:不護細行
不护细行的意思:指不注意小节,不拘泥于细小的行为规范,常用来形容人在生活作风或行为细节上不够严谨。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拘小节

近义词:不拘小节、不修边幅、马马虎虎、粗枝大叶、草率行事、不以为意、漫不经心、粗心大意
反义词:谨小慎微、一丝不苟、小心翼翼、精益求精、严于律己、一丝不苟、细致入微、谨言慎行
成语接龙:行尸走肉、行云流水、行将就木、行若无事、行之有效、行家里手、行色匆匆、行不由径、行远自迩、行成于思、行己有耻、行侠仗义、行不胜衣、行步如飞、行藏用舍、行同狗彘、行不苟合、行伍出身、行号巷哭、行针步线
出处:《晋书·谢尚传》:“尚于是始为镇西将军,假节,镇历阳。在任有政绩,安集荒散,甚得人心。然尚性简率,不护细行,好酣饮,故时论以此少之。”

造句:1. 他虽有才华,但因不护细行,常因小事得罪人。
2. 这位艺术家性格洒脱,向来不护细行,生活中常有不拘小节之举。
3. 职场中若不护细行,容易给人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4. 父亲常告诫我们,待人接物不可不护细行,细节方能体现修养。
5. 他虽不护细行,却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原则,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6. 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因不护细行,留下了许多轶事佳话。
7. 这位领导工作能力突出,但因不护细行,在群众中口碑褒贬不一。
8. 年轻人初入社会,既要大胆做事,也不可不护细行,以免错失良机。

不护细行的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谢尚的将领,出身名门望族,是谢安的从兄。他自幼聪慧,精通音律,擅长舞蹈,且颇有军事才能,深受朝廷器重。谢尚年轻时便展现出过人的胆识,曾在平定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镇西将军,镇守历阳。在任期间,他致力于安抚百姓,整顿吏治,使得历阳一带荒散的流民得以安居乐业,百废俱兴,当地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称他为“谢镇西”。
然而,谢尚的性格却十分洒脱不羁,向来不护细行。他喜欢在军营中与士兵们一同饮酒作乐,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甚至在议事时也不拘礼节。有一次,朝廷派使者前来视察,谢尚正在帐中与将领们畅饮,听闻使者到来,他未及整理衣冠便匆匆出迎,衣衫不整的模样让使者颇为不满。事后,使者向朝廷弹劾谢尚“不遵礼法,有失体统”,但因其政绩卓著,朝廷最终并未降罪于他。
谢尚不仅在官场中不护细行,生活中更是随性而为。他酷爱音乐,常与民间艺人一同演奏,甚至在大街上听到优美的琴声,便会驻足聆听,忘乎所以。有一次,他微服私访,见一卖唱女子歌声动人,便当即邀其入府,与其一同探讨音律,通宵达旦。此事传开后,有人指责他“沉溺声色,有失官体”,但谢尚却不以为然,认为“艺术之事,无关小节”。
尽管谢尚不护细行,却在大事上从未含糊。永和九年,桓温北伐,谢尚奉命率部接应。当时敌军势大,诸将皆劝谢尚固守待援,但他却力排众议,亲率精兵夜袭敌营,最终大获全胜,为北伐立下汗马功劳。战后,桓温在奏疏中写道:“谢尚虽不护细行,然临危决断,勇冠三军,实乃栋梁之材。”
谢尚的一生,正如《晋书》所载:“性简率,不护细行,好酣饮,故时论以此少之。”但他在任期间的政绩、军事上的成就,以及对艺术的贡献,却让后人铭记。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无完人,若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原则,即使不护细行,亦能成就一番事业。正如古人所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谢尚以其独特的人生轨迹,诠释了“不护细行”的真正内涵——不拘泥于形式,而注重实质;不苛求于小节,而专注于大局。
如今,“不护细行”这一成语,既提醒我们要注重细节修养,也启示我们在待人接物中需把握分寸:既要严于律己,又不必因噎废食,当在原则与灵活之间寻求平衡,方能行稳致远。
/
英文:not care about small matters
法语:ne pas s'occuper de petits détails
西班牙语:no cuidar de los detalles
俄语:не обращать внимания на мелкие детали
德语:keine Rücksicht auf kleine Dinge nehmen
日语:細かい行いを気にしない
葡萄牙语:não se importar com detalhes pequenos
意大利语:non curarsi dei piccoli dettagli
阿拉伯语:لا يهتم بالأشياء الصغيرة
印地语:छोटी बातों की परवाह नहीं कर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