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字成语正文

不辱使命的意思解释_造句_反义词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成语:《不辱使命》
拼音:bù rǔ shǐ mìng
繁体:不辱使命
不辱使命的意思: 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近义词: 不负众望、完成使命、克尽厥职、胜任愉快
反义词: 有辱使命、一事无成、败事有余、玩忽职守
成语接龙: 命若悬丝、丝恩发怨、怨天尤人人杰地灵、灵丹妙药、药到病除、除暴安良、良辰美景、景星麟凤、凤毛麟角、角巾东路、路不拾遗、遗臭万年、年富力强、强词夺理、理直气壮、壮志凌云、云消雾散、散兵游勇、勇冠三军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中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强秦,他毫不畏惧,最终不辱使命,挫败了秦王企图以易地之名行兼并之实的阴谋。

造句:
1. 他接受了组织交给他的重要任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辱使命,成功带回了关键情报。
2. 这位外交官在国际谈判桌上据理力争,不辱使命,为国家赢得了尊严和利益。
3. 运动员们怀着为国争光的信念,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最终不辱使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老师把带领班级参加比赛的任务交给了班长,班长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带领同学们获得了冠军。
5. 救援队在恶劣的环境下,争分夺秒地展开救援工作,不辱使命,成功救出了被困群众。
6. 探险家独自穿越了荒无人烟的沙漠,不辱使命,完成了这次惊险的探险之旅。
7. 他作为公司的代表去和客户洽谈合作,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不辱使命,促成了双方的合作。
8. 士兵们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不辱使命,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不辱使命的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小国叫安陵。安陵虽然国小力弱,但它的国君贤明,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强大的秦国一直对安陵虎视眈眈,企图吞并它。
  有一天,秦王嬴政派使者来到安陵,对安陵君说:“秦王愿意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啊。”安陵君知道这是秦王的阴谋,名为交换,实则是想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安陵。于是,他委婉地拒绝了使者:“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这再好不过了。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
  使者回去将安陵君的话转达给了秦王,秦王听后非常生气。安陵君深知秦王不会善罢甘休,为了保住国家,他决定派唐雎出使秦国,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化解这场危机。唐雎临危受命,他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但他抱着不辱使命的决心,毅然踏上了前往秦国的道路。
  唐雎到了秦国,见到了秦王。秦王傲慢地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掉了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他却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轻视我吗?”
  唐雎不卑不亢地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并且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呢?”秦王听了,勃然大怒,他威胁唐雎说:“你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平静地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会倒下百万人的尸体,流淌千里的鲜血。”
  唐雎毫不畏惧,反问秦王:“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不屑地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说着,唐雎拔出宝剑,站了起来。秦王吓得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我明白了,那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唐雎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在强大的秦王面前毫不退缩,成功地完成了安陵君交给他的任务,不辱使命,捍卫了安陵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从此以后,“不辱使命”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圆满完成任务的人。
  时光流转到了汉朝。当时,汉朝与西域各国开始有了交往。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能联合大月氏等国共同对抗匈奴。张骞带着汉武帝的期望,踏上了充满未知和危险的西域之路。一路上,他遭遇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如沙漠的酷热、雪山的严寒,还多次被匈奴人俘虏。但张骞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不辱使命的信念支撑着他。他在匈奴被囚禁了多年,却依然寻找机会逃脱,继续前往西域。最终,他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大月氏等国,虽然联合对抗匈奴的计划未能实现,但他带回了关于西域的大量信息,为汉朝与西域的交流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到了近代,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瓜分。在外交舞台上,也有许多不辱使命的外交官。比如曾纪泽,他在与俄国谈判收复伊犁的问题时,面对俄国的强硬态度和无理要求,据理力争。他深知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凭借自己的外交才能和坚定的决心,在艰苦的谈判中不辱使命,成功地修改了之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中国挽回了部分损失,保住了伊犁地区。
  在现代社会,不辱使命的故事依然不断上演。许多科研人员为了实现国家的科技突破,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他们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期望,面对技术难题和国外的技术封锁,不放弃、不退缩。像“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们,他们隐姓埋名,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不辱使命,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强大的话语权,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无论是在古代的外交场、战场上,还是在现代的科研、商业等各个领域,不辱使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去努力奋斗,去完成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这种精神是一种对国家、对集体、对他人的忠诚和担当,它将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理想和目标而不懈追求。
/
英文: fulfill one's mission
法语: accomplir sa mission sans trahir la confiance
西班牙语: Cumplir con la misión sin deshonrarse
俄语: Не позорить миссию
德语: Seine Mission würdig erfüllen
日语: 使命を果たす
葡萄牙语: Cumprir a missão com honra
意大利语: Eseguire onorosamente il proprio compito
阿拉伯语: لا ت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