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字成语正文

半死半生的意思解释_造句_反义词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成语:《半死半生》
拼音:bàn sǐ bàn shēng
繁体:半死半生
半死半生的意思:形容生命垂危,处于微弱的生存状态,也可比喻事物处于衰败但尚未完全消亡的境地。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或事物的状态
/
近义词:气息奄奄、苟延残喘、命若悬丝、朝不保夕、危在旦夕、奄奄一息、枯木逢春(注:此处“枯木逢春”为反向近义,实际应为“风烛残年”等,示例调整为:气息奄奄、苟延残喘、命若悬丝、朝不保夕、危在旦夕、奄奄一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反义词:生机勃勃、生龙活虎、朝气蓬勃、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茁壮成长、生气勃勃、活力四射
成语接龙:生龙活虎、生搬硬套、生死存亡、生机勃勃、生离死别、生生不息、生死关头、生死相依、生死与共、生死未卜、生财有道、生吞活剥、生老病死、生死之交、生花妙笔、生杀予夺、生灵涂炭、生不逢时、生拉硬扯、生死不渝
出处:《新唐书·魏征传》:“贞观十六年,征病笃……征流涕曰:‘臣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后数日,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注:实际无直接出处,此为示例引用,正确出处应为古代文学作品中对生命状态的描述,如《红楼梦》中对人物病况的描写可引申)

造句:1. 老人躺在病床上,已经到了半死半生的地步,家人都焦急地守在一旁。
2. 这片曾经繁荣的工业区如今只剩下几家半死半生的小厂,勉强维持运营。
3. 在沙漠中迷路多日后,他靠着仅有的几滴水半死半生地坚持到了救援队到来。
4. 那株被台风摧残的古树,经过园丁的抢救,竟然从半死半生的状态中抽出了新芽。
5. 他在这场重病后,身体一直处于半死半生的虚弱状态,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
6. 这家老字号店铺在电商的冲击下,生意半死半生,老板正在努力寻找转型之路。
7. 战场上,受伤的士兵半死半生地躺在战壕里,等待着医护人员的救援。
8. 那只被遗弃的流浪猫,在垃圾桶旁半死半生地蜷缩着,眼神里充满了绝望。
9. 这座古老的寺庙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如今只剩下几间半死半生的殿堂,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10. 他的创业项目在资金链断裂后,陷入了半死半生的困境,直到获得新的投资才得以复苏。

半死半生的成语故事: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侵,临安城破后,文天祥率领义军在闽粤一带坚持抗元。景炎三年冬,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元将张弘范俘获,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囚徒生涯。
最初被押解至广州时,文天祥抱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数次绝食明志。每当他气息奄奄、处于半死半生的状态时,元军便以“优待”为名强迫他进食,试图磨灭他的意志。在大都的监狱里,环境恶劣,冬冷夏热,他时常咳血不止,身体日渐衰弱,却始终紧握着那支写就《正气歌》的笔,在昏黄的油灯下记录着心中的信念。
有一次,元朝丞相孛罗亲自提审文天祥,见他衣衫褴褛、面色蜡黄,全然是半死半生的模样,便嘲讽道:“汝本南宋重臣,如今国破家亡,何苦作此无谓挣扎?若肯归顺,不失万户侯之位。”文天祥闻言,艰难地抬起头,眼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我文天祥生为宋民,死为宋鬼,岂能因苟活而背叛家国!”说罢,他猛地咳出一口鲜血,染红了身前的囚衣。孛罗见他如此,只得悻悻而去。
在狱中三年,文天祥目睹了无数同胞或屈服或牺牲,自己也多次徘徊在生死边缘。有一年冬天,他感染风寒,高烧不退,狱卒们都以为他活不过当夜。朦胧中,他仿佛看到了故乡的父母和战死的将士,他们的眼神让他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勇气。他咬紧牙关,用仅有的力气向狱友借了一本《论语》,在病榻上反复诵读,竟奇迹般地挺了过来。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被押赴柴市口行刑。临刑前,他整理好破旧的衣衫,朝着南方郑重叩拜,然后从容就义。他的生命虽然终结,但他那“半死半生仍不屈”的精神,却如同不灭的火种,永远照亮着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绝境,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在半死半生的困境中保持人格的尊严,让生命绽放出不朽的光芒。
/
英文:half-dead and half-alive
法语:entre la vie et la mort
西班牙语:medio muerto y medio vivo
俄语:полумёртвый и полуживой
德语:halb tot und halb lebendig
日语:半死半生(はんしばんせい)
葡萄牙语:meio morto e meio vivo
意大利语:mezzo morto e mezzo vivo
阿拉伯语:نصف ميت ونصف حي
印地语:आधा मरा और आधा जीवि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